帶電作業的肖榮貴。郭國權 攝
從2003年走上帶電作業崗位,肖榮貴一干就是16年。他帶領班組開展帶電作業數千次,實現安全生產零差錯,消除各類缺陷和隱患3000余處,先后榮獲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“崗位能手稱號”“優秀兼職內訓師”“優秀專家人才”“優秀班組長”等榮譽,婁底市總工會授予他“婁底工匠”稱號。
事事在前戰斗供電搶修第一線
2018年2月15日晚,肖榮貴正在家里吃飯,突然接到告急電話,有高壓搶修任務。事故就是命令,他立即組織帶電作業班搶修人員,火速趕往事故現場。通過勘查,原來是10千伏城北I線隔離開關發熱隱患。如果不及時處理,將直接影響到整條線路的安全供電。
當時,正值除夕夜,既是居民用電的高峰,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。為了不影響居民在新春佳節的歡樂氣氛,肖榮貴主動擔任高空作業人員,進行帶電搶修。刺骨的寒風肆虐著作業現場,“呵氣成冰”的溫度磨練著他和班員的心志。在10多米的高空作業區,只穿著單薄工作服和絕緣披肩的搶修人員早已凍得瑟瑟發抖,但他們絲毫沒有分心,而是認真細致地做好每一個細節。經過他們的通力合作,僅僅用了40分鐘,就把故障徹底排除。
在一線最艱苦崗位上磨煉自己
帶電作業既辛苦又危險。夏天,連續的高空作業奮戰,脫下防護服后,人就像從水里撈出來似的;冬天,在十幾米的桿塔上檢修作業,北風呼呼地往身體里直灌,冰冷刺骨。
2017年7月,我市遭受大洪災,城區電力設施損失慘重。面對搶險抗災保供電的艱巨重擔,肖榮貴和同事們克服時間緊、任務重、環境惡劣等困難,對多條線路進行帶電巡查工作。在15米的登高“鐵桶”里,他穿著重達5公斤的絕緣特種橡膠工作服,嚴格按照操作流程檢修設備。一次檢修下來,短則半小時,長則2小時,完成檢修任務后,他整個人被悶得虛脫。
巡查任務剛完成,肖榮貴來不及拭去身上的汗水,又和其他同事投入到帶電搶修保電中。他們各司其職,默契配合,在跨專業服務協同下,以最快速度搶修受損電力設施,并恢復送電??粗鴽_垮的電桿安全穩定地輸送著電能,奮戰了兩天兩夜的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他的16項發明專利在全國推廣
帶電作業是一個危險的行業,需要不斷的創新和改進。在成績面前,肖榮貴沒有固步自封,堅持自學,在網上搜集相關資料,寫下10萬字的學習筆記。
在更換基桿塔上絕緣子過程中,由于沒有設備,僅憑人工目測,存在不確定、不準確的現象,始終難以找到與之相匹配的閉式卡模具。為了徹底解決這一難題,肖榮貴決定設計出一種可調節尺寸大小的通用閉式卡金具,使之與鋼帽緊密咬合,徹底解決不同型號和規格的瓷絕緣子或玻璃絕緣子的更換問題。
為此,他查閱大量國內外資料,從市場上挑選合適木材,自己動手雕刻模型。在創新工作室里,每天都有他的身影,畫圖紙、銷木頭、雕模型、刻細節……前后經過100余次的不同嘗試和改進,材料、外型、服帖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,最終成功發明“通用閉式卡”。這一發明,適用于所有高壓帶電作業,為檢修作業的開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,獲得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三等獎和實用新型國家專利。
如今,肖榮貴帶領團隊在群眾創新、QC等方面獲得成果16項,獲得國家級專利成果5項,均在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范圍內推廣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