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婁底,有這樣一道風景:滾滾春運大潮中,“紅馬甲”們不辭勞苦,主動幫助旅客搬運行李、遞上食物,風雪無畏,風雨無阻。
在婁底,有這樣一個活動:當遠方的游子踏上歸途時,為他們送上熱情的問候、溫暖的面包和回家的感覺。
在婁底,有這樣一種現象:大家堅持弘揚“堅韌、勤奮、尚德、自強”的城市精神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澆灌燦爛的文明之花。
這一切,都源于一個共同的名字——溫暖回家路。
從2013年1月26日啟動“2012年婁底春運·溫暖回家路”大型公益活動開始算起,“溫暖回家路”已經是第6個年頭。了解的人就會知道,“溫暖回家路”從一開始的“遇冷”到如今的“耳熟能詳”,5年的時光里,有多少人用無私的付出才換來了金貴的認可和贊許。從那時起,每逢春節,就會有這樣一群忙碌的人出現——他們穿著紅馬甲,帶著滿臉笑容,在春運的嚴寒里溫暖了不知多少歸鄉游子的回家路。
春節越來越近,旅客回家的腳步愈加匆匆?!袄相l你好,歡迎回家!”、“老鄉,一路上辛苦了,來,喝口水!”……在愛心點,剛下火車風塵仆仆的老鄉們從志愿者手中接過暖心的食物及貼心的“便民服務手冊”,臉上綻放出欣慰的笑容。
35歲的王先生是婁底漣源斗笠山人,當他從志愿者手中接過面包和牛奶時,連道了三聲“謝謝”。他帶著妻兒在廣州打拼,已有3年未回老家。一出火車站出站口,就看到“我們恭候多時,祝福網友平安回家”的橫幅?!巴跸壬锌卣f,“我平常不太喜歡吃甜的,但今天這面包,可能是心情不一樣吧,我覺得很好吃,這是我三年來吃到的第一口家鄉的食物?!?/p>
“這幾年我一出火車站,就能看到穿著紅背心的你們,看到歡迎我們回家的橫幅,吃到回婁底后的第一份食物,真的很感動?!痹趶V州打拼的李智說,一句“歡迎回家”瞬間讓自己暖上心田。
發放食物、指引路徑、搬運行李、介紹創業就業的相關政策……志愿者們忙碌的身影,裝點了人潮涌動的出站口,仿佛寒冬中的一股股暖流,緩緩流進返鄉游子的心窩。
市民肖晶女士是個熱心腸的人,經常參加社會公益活動,她不僅自己積極參與“溫暖回家路”,還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參加;94年出生的陳龍,踩著單車從深圳回到了家鄉婁底,回家后,馬不停蹄就加入到“平安過新年·溫暖回家路”的志愿隊伍中來;“小丸子”余子閱是年齡最小的志愿者,第一次參加“溫暖回家路”活動時才4歲,盡管“紅馬甲”都快拖到地上了,但她卻連續五天都堅持了下來?!翱粗蠹业男δ?,看著回鄉老鄉們的驚奇詫異,回過神來的感恩激動,感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?!本W友“飄然心甜”曾這樣說。她是湘中社區志愿者服務隊的領隊,每一年的“溫暖回家路”她都是帶頭參加。
在“溫暖回家路”活動中,還有許許多多熟悉的志愿者面孔,他們在寒冷的天氣下面帶微笑為需要幫助的旅客們提供服務,溫暖旅客歸家路的同時,也溫暖了自己。網友“細雨毛毛”就是其中的一個。他在珠三角地區漂泊了整整十七年,這些年來,雖遠在他鄉,“細雨毛毛”卻始終希望能有一座橋梁,讓他和家鄉永遠保持聯系。一天,他誤打誤撞,進入了家鄉婁底的社交論壇——婁底新聞網·湘中社區,在這個平臺上,認識了很多家鄉人,交了很多知心朋友,同時他也通過這個平臺,及時了解到家鄉的動態,并能隨心所欲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。2012年末,“細雨毛毛”得知婁底新聞網將舉辦“婁底春運·溫暖回家路”大型公益活動時,他心潮澎湃,迫不及待買了車票,提前回到婁底,參加這個活動。此后,他每年都堅持參加,隨著參與的深入,“細雨毛毛”對家鄉的情感也愈發濃厚,不舍離開?!安黄?,我要回家創業去!”2016年,在家人和社區網友的鼓勵下,“細雨毛毛”終于鼓起勇氣,回到家鄉創業,讓回鄉的想法成為了現實。
時光輪轉,一路行來,人們可以因為種種原因走出去,卻總為同一個理由而回來?!凹摇笔冀K是最溫暖的地方,是起點,亦是歸宿。
2018年春運即將到來,“溫暖回家路”的大幕也將再次開啟。值得一提的是,2018年1月16日晚上,網友“飄然心甜”在網上招募“溫暖回家路”志愿者時,在發帖不到4個小時,200個志愿者報名名額就被“搶光”??梢灶A見,“溫暖回家路”作為一個已經連續成功舉行5年的婁底品牌公益活動,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,傳承愛心與文明。
春運,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,它是一種陌生人之間的互動,傳播溫暖;它是一種交集千種滋味的情感,傳播美好。春運在路上,志愿者在路上,愛心與文明也在路上?!袄相l你好,歡迎回家”!(記者/譚洲偉)